新闻公告
行业资讯

记者了解到,泰州滨江工业园区作为中国化工园区30强,是国内知名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产业基础坚实,创新和创业氛围浓厚,为新材料技术转移转化提供了基础雄厚的平台载体。据园区管委会主任潘小泉介绍,该研究院由来自北京、新加坡等地新材料领域高端科研项目团队联合地方军民融合龙头创新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是一种自下而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并进行成果转移转化的创新型研发载体。未来,滨江园区将始终坚持突出智造引领,努力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推动研究院与本地企业、重点高校协同创新,推动园区新材料产业高端发展再上新台阶,助力高新区“二次创业”和全市高质量发展。
“民营研究院灵活的市场化机制体制,带来一个最大好处就是让科研人员能够走出实验室,直接面对市场,从而既有利于创新创业,又能大大促进科研成果加快转化。”泰州科聚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王文忠博士说。研究院依托滨江园区新材料产业发展优势,创新树立聚集新材料科技人才和项目的“两聚”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科学家—平台—资本创新创业”的新型模式,以引进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扶持科技项目落地、孵化高新企业、逐步形成国际化创新创业平台为发展目标,致力于在微波通讯材料、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医用抗菌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研发与产业化工作,打造高分子新材料领域知识分享、平台分享、开放包容的创新发展高地,从而形成人才聚集、科技项目聚集、生产基地辐射各地的创新发展模式。
目前,研究院已汇聚来自英国、新加坡以及台湾、北京、上海等地的10个科研团队,包括新加坡纳米飞机涂料团队、台湾纳米水性涂装技术团队、中科院理化所医用抗菌材料团队、北京大学高性能树脂与复合材料团队等等。计划三年内引进院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名,孵化科技企业20家,培育“新三板”上市企业2家,助力滨江园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刚刚签约的项目中,石墨烯导电硅橡胶项目是与曼彻斯特大学合作,将开发特高压、超高压电网、电磁屏蔽用等高端硅橡胶复合材料,预计达产后年销售可达12亿元;光固化树脂项目,研发总部落户园区,目前已取得30余项专利,预计未来每年可申报5至15项专利;高性能复合材料项目,市场竞争优势突出,计划五年内打造出高铁动车复合材料领军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院孵化的项目,能在园区产业化则在园区产业化,不能在园区产业化则在全国寻找合适的生产承载地。园区以产业基金形式与市场资本一起投资,通过股权享受产业化红利,同时产品销售纳税、知识产权分红等均回归园区。“这实际上是‘总部经济’模式,既将研发、销售等关键环节留在园区,又使研究院、园区跳出了生产基地的条件束缚,把产业触角延伸到了全国各地。”滨江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招商中心主任叶青说。研究院的水性涂料项目,已选取科创(衢州)化工技术开发公司作为生产基地,双方已正式签约,将就特种涂料、表面处理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展开深入合作。
交汇点记者 赵晓勇 通讯员 申晓晶 瞿格兰
交汇点新闻链接: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0/9VAdVDrm5rLcrTZ7/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2021-11-11项目申报 | 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标准和申报条件
- 2021-11-11项目申报 | 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标准和申报条件
- 2021-11-11新型研发机构是什么?国外有什么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 2021-11-11新型研发机构是什么?国外有什么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 2020-11-06我国高分子复合材料发展现状与展望